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矛盾

小引

前几周得了流感,脑袋昏昏沉沉。原本每日早起健身也暂停了,早上起来去上班之前,便半倚在床头,看起了《禅者的初心》。一连十来天,隐约觉得感冒时读此书,特别有禅定的感觉:读的时候专注地读,心里也只有禅师教导的话语,没有二心。

等流感痊愈,近几日又去读书,感觉心中容易烦乱,于是停了下来,好好观察:是什么,导致了这种烦乱?

冲突和矛盾

我们的心,用佛教术语来说,容易心猿意马:一会儿对这个感兴趣,一会儿痛恨那个。而内心的冲突和矛盾,大概是你的心里,有两个矛盾的想法同时存在,而你陷入二者的纠结之中,难以抉择。

有个布里丹毛驴效应,说的大概也是类似的事情:一只毛驴,站在两堆差不多大小的草料的中间,一会儿觉得这堆草比较多;一会儿觉得那堆草比较新鲜,于是在纠结的转圈中,那只毛驴饿死了。

这种纠结可能是我们比较容易意识到的,我们最少还可以为其打上补丁:当我们意识到陷入了两难困境时,随便抛个硬币就可以破局。因为你要知道,真正让你纠结的两个事物,很可能它俩的收益也是很接近的。那么不容易认识到的冲突又是什么呢?

用一个形象的描述来解释这种难以觉察的冲突:不知不觉中,双脚同时踩着刹车和油门,导致了汽油的浪费和汽车的损耗。拿我最近的读书体验来举个例子:我看到读书软件给我推荐的琳琅满目的书籍,会很想快速把它们都读完。但越这么想,读书的体验就越差,只顾着赶进度,丢失了深度读书的体验。而根本原因就是:你给自己立了两个目标,而这两个目标其实本质上是矛盾的

生活中这种事情其实经常发生:比如你想让牛多生产牛奶,同时想节省喂它的草料。当你意识到你的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了以后,对于必须要兼顾的两个目标,你可以去权衡,试图去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。但这不是重点,重点是:你在一开始,需要意识到这是两个可能存在矛盾的目标

回到一开始的我的亲身体验上来,为什么感冒了以后,我读书会更有禅定的感觉?因为感冒了人的精力降低,预期也会降低,多目标也会自动降级成单目标。你总不能苛责一个病人去快准狠地看完那本书吧!他只是想通过阅读他人的文字来慰藉他的病体呀!

也就是说,解决内心冲突最快速的方法是:减少一些目标,也就是所谓断舍离。减少一些目标后带来的好处是:你会把你的更多精力投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。我一直认为坐禅是生活中的防止过拟合的一种方式。我们通过什么都不做,来练习我们放下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目标的能力。同样也可以放弃:比如让所有人都欣赏你、快准狠地读完很多书、没有坏习惯等等。

至于梳理出什么真正重要,什么没那么重要,这是一个人生永恒的课题,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持续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