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写作吧!

昨夜北京大雪,清早伫窗前远眺,久违的清晰的雪白一片。

好久没有写点东西了,近日偶然翻看以前写的文章,没有像预想中那样觉得曾经写的文字很幼稚,反而是从中发现了久违的感动,甚至还有些启发。于是心头涌上了一个想法:再来写作吧

我之前的一波写作狂热期是高三、大一的时候,经常在QQ空间发一些自己思考的文章。那时写作对我是一种思考的方式。我常常写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写什么,随着意识流开始写,开始思考。这种文字的一个缺点是目的性比较弱,你不知道它最初想表达的是什么,而且私货很多;优点是真实,思考的意识流大体都能在文字行进中捕捉到,而且写的时候的心流体验很强,越写会觉得头脑越清晰。

到大三开始准备考研、后面读研、工作,自己一直在忙碌的节奏,把大部分的精力投给立身之本的工作上,剩余的时间则是奖励式的自我放逐。生活的大部分快乐来自于工作上的正反馈,看的数也大多是技术类或者工具类的书。刚开始工作那段时间,内心处于缺乏安全感的状态,期待自己快点变成技术大牛。身边都是优秀的同学,时常会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某项工作,患得患失。现在回头想想,那应该是“工具人”的常态。

期初我的应对之法是学习心理学知识,比如阅读一些如何处理焦虑情绪的小册子。但总是有种没解决根本痛点的感觉,对症而不对根。不过生活也可以这样继续。

后来,我接触到了一些古典宗教和哲学经典,先是玄奘翻译的《心经》、还有儒家入门经典《大学》、然后是陈立夫的《四书道贯》。我开始意识到,其实是我的格局太低了。我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,按更长的时间跨度去思考问题。如果你关注的是你一生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,你想清楚了什么才是真正对你的整个人生最重要的价值,眼前的一些小得小失,就会变得逐渐模糊。比如我们可以发心或者立志,做一个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君子,那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要做的就是格物致知、诚意正心;当然你的目标也可以是上天堂或者做个开悟的智者。认知发生了转变以后,我开始对哲学开始感兴趣,在网上听了王德峰老师关于中西哲学思想差异的课程,开始认真学习哲学。不再认为哲学是纯务虚的酸儒之学,而是人类真正的精神财富。

之前看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,说人生一开始其实是困在一所孤岛上,大部分没有成功离开过孤岛上的人,都在你身边告诉你:“你是不可能逃离这座孤岛的”。但有一天你发现,海岸边漂上来一些漂流瓶,瓶里写的是成功离开孤岛的人,写的离开孤岛的攻略。如果你也想离开孤岛,就应该学会独立思考,研究哲学攻略的可行性,自己亲自尝试。这里的漂流瓶在现实生活中,很明显说的就是书籍。哲学,在这个语境中,应该是指导你选择去哪的攻略。根本的问题如果没想明白,到了彼岸,也是一个失落的另一个孤岛。

也许是随着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增长,以前觉得晦涩难度书籍,现在我逐渐能耐住性子一点点读下去。但在随着阅读量增长以后,我遇到的一个问题是,虽然我对阅读有客观正向的预期,但很多时候学习的过程,依然是“痛苦”的。世间上创生的过程大多是痛苦的,用“熵”的模型解释,这个过程是“熵增”的过程。这个模型很好理解:“崩坏”总是更容易发生的;“维持平衡且持续前进”是个更消耗能量的过程。但总是这样吗?其实不然。学习的过程中,接触很多新的概念、想法,如果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,学起来就会很吃力;但如果之前有碰到过类似的概念、或者思考过类似的问题,学起来就没那么难,为什么?学习新的东西是熵增,搞通之前没想明白的问题是熵减。熵减会带来喜悦,带来顿悟,带来法喜

所以结论是:当你学习的时候,总觉得很痛苦,你应该反思一个问题,是不是你学了很多知识点,却没有把它们串起来,没有把内在关联和逻辑想清楚?如果你不想清楚,继续学习新的知识,系统就会进一步熵增,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阻止你进一步熵增,阻止你进一步学习。这个时候你就会困,感受到痛苦。这个时候你的最佳策略不是继续学习让你熵增的东西,而是有两个选择:一,去学习能解决你的固有问题的东西;二,去独立思考,自发地想通一些没想通的东西。

说说第二个选择,子曰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那怎么思考呢?我们可以找纸笔,画概念画联系;我们可以散步,头脑中自我对话;我们可以和同学们讨论,思想碰撞。但对于个人的人生层面的问题,最好的思考方式还是写作。人的思考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,写作让你的思考形式化成文字,即便不能马上解决你的问题,也可以帮助你把问题变得简化、明确。点一盏台灯,正襟危坐,静下心来,先是回忆,然后开始记录,把思路用文字写下来。这个过程中,问题更清晰了, 思路也会随着更清晰。

当你思路混乱,千头万绪,开始写作吧!

另外一个角度:为了防止人脑系统的崩坏,遗忘机制会自动地帮你进行“熵减”的操作。因此你的很多闪光的思想,也会在遗忘机制的作用下,逐渐在时间之河中褪色。

开始写作吧!当多年以后,你重新打开这篇文章,曾经自己思想的通路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,因为那是你曾经花费时间、耗费能量、绞尽脑汁给自己留下的最好的财富!